核心提示:.
汗出偏沮,多因气血亏虚,营卫不调,无以周流全身所致,若失于治疗,长期半身汗出,津液外泄,气血亏损,气滞不行,络脉闭阻,则可发展为偏枯之病。黄柄山报道治疗一汗出偏沮患者,神经系统及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患者饮水遇热后,自头面身躯正中线为界左侧无汗,右侧汗出较多,症见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困倦,腰酸腿软,患侧肢体发凉,舌胖大有齿痕,质晦暗,苔白润,脉沉滑。
辨证为气虚血瘀
治以益气活血化瘀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50克,赤芍、白芍、川芎、当归、地龙、泽泻各15克,鸡血藤30克,云茯苓、牛膝各25克,陈皮、红花、甘草各10克。服8剂后头晕乏力好转,仍半侧无汗,继守原法。黄芪50克,茯苓、鸡血藤各30克,牛膝25克,川断、桑寄生、党参各20克,桂枝10克,水煎服。
后守此方出入调理而愈(《内经临证发微·病证篇》)。
从后世临床报道来看,汗出偏沮的病机除《内经》所述外,还可因寒邪阻遏、营卫不和、脾肾阳虚等导致,临床当辨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