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五章 审察病机 >> 素问·生气通天论 >>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案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案一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6-12-01 13:06:59
核心提示:.

  汗出偏沮,多因气血亏虚,营卫不调,无以周流全身所致,若失于治疗,长期半身汗出,津液外泄,气血亏损,气滞不行,络脉闭阻,则可发展为偏枯之病。黄柄山报道治疗一汗出偏沮患者,神经系统及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患者饮水遇热后,自头面身躯正中线为界左侧无汗,右侧汗出较多,症见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困倦,腰酸腿软,患侧肢体发凉,舌胖大有齿痕,质晦暗,苔白润,脉沉滑。

  辨证为气虚血瘀

  治以益气活血化瘀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50克,赤芍、白芍、川芎、当归、地龙、泽泻各15克,鸡血藤30克,云茯苓、牛膝各25克,陈皮、红花、甘草各10克。服8剂后头晕乏力好转,仍半侧无汗,继守原法。黄芪50克,茯苓、鸡血藤各30克,牛膝25克,川断、桑寄生、党参各20克,桂枝10克,水煎服。

  后守此方出入调理而愈(《内经临证发微·病证篇》)。

  从后世临床报道来看,汗出偏沮的病机除《内经》所述外,还可因寒邪阻遏、营卫不和、脾肾阳虚等导致,临床当辨证治之。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